返回

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3章 长安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赵二哥,你喝醉了。”

    李元徽沉默半晌后,才微笑说道。

    赵二则神色清明的笑了笑,也不在强调什么反而是顺着对方的话道:“确实是有些不胜酒力,醉了醉了,戏言,戏言尔.”

    “来,赵二哥,你我在喝一杯,就恭祝这大燕,国祚绵长,圣人万寿无疆”

    “四郎说的话,恭祝大燕,国祚绵长,圣人,万寿无疆哈哈哈”

    下船的时候,李元徽拒绝了赵二留他在船上休息的建议,毕竟主帅还是要在营中的。赵二不勉强,不过却非要送他四个少女,并悄悄的道:“四郎你猜,这四个人我花了多少买下的就八斗米啊.”

    李元徽婉拒道:“二哥,这好意我只能心领了,不过我这还要回营中,这带女子入营,不合适.”

    赵二一拍脑袋道:“瞧我这记性,四郎放心,这几个人,我会托人调教一番送到洛阳府上,等到伱大婚之时,另有厚礼奉上,只不过到时候为兄在估计是不能亲临,喝四郎你一杯喜酒了”

    李四道:“那我就等二哥建功立业,等回了洛阳咱们再相聚。”

    赵二有说有笑的送李四下了船,两人也约好下次见面再聚云云。

    只是分开之后,原本的笑脸慢慢冷了下来。

    刚才的话,半真半假,他兄长的确要赵二接触一下李元徽,借此以跟唐公李源结交。

    而赵二自己则是想要试探一番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兄长对他说过,唐公有英雄之气,胸怀广阔,如今天下已经有乱象,若唐公出镇一方,必阴结豪杰,招纳亡命,或可成事。可与之交好,以待将来。

    今日李元徽的表现,实际上是非常的圆滑,简直滑不留手,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口实。

    而赵二这里差不多已经是“推心置腹”了。

    李元徽在回去之后,躺在营帐之中,也在回溯今日与赵二的谈话。

    他一开始其实真不相信赵大会看好老爹。

    毕竟赵大自己都是跟二哥并列的人,虽然有些水分。但若是做个帝王排序,也是差不多能进前十的。

    而老爹在后世的风评,太差了。被后人一顿讥讽靠儿子打天下,搞权力制衡还玩崩了。

    但其实仔细想想,高祖其实没那么差,权谋水平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就现在而言,李源名声人望还真都是非常不错的,而赵翊虽然是军中大将,却没有什么根基,赵家比起陇西李氏而言更不在一个层次。

    难道是现在赵大还没成龙的野心?所以更看好老爹能上位?

    这个真的有可能。毕竟赵大在历史上能够黄袍加身其实偶然性很大,托了郭荣早死的福了。

    没错,是郭荣。

    不是柴荣。他是郭威的嗣子,很早就当做养子,当了皇帝前后一直都是郭荣。

    也就宋朝那帮文人修史书不要脸到把人姓都给改了,玩的真脏。

    话说回来,郭荣要没死那么早,老赵家能不能出头真难说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赵大看好李源,想要提前下一注,也是有可能的。但两家本来来往不算多,突然写封信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。

    反倒是两个小辈的一起吃顿饭,通过这样的渠道来传递一些心意,就不会有什么风险。

    毕竟大燕虽然遍地狼烟了,但皇帝手里还有百万大军,且在百官之中尚有威望。

    所以有些事,当然是越隐蔽越好。

    李元徽想了想,这事还是回去之后跟老爹提一嘴。

    老爹可不是郭荣,身体好得很,一把年纪都能库库的造人再说家里还有个天花板呢,怕个毛啊。

    想要借李唐的鸡下赵宋的蛋,也得有那个本事。

    不过话说回来,对赵家兄弟,还是得打好关系,万一有个万一,老赵家得了天命,还得有个退路,能安稳做个富家翁也好。

    在浚仪又待了几日,跟赵二每天联络感情,喝喝小酒看看歌舞,只是双方十分默契的没在提那些敏感话题。

    船队来了之后,李元徽所部连人带马都上了船,也跟赵二做了个别,随军回返。

    大军回师的速度,就没有出师时候的急切了,但还是在十二月初赶回了东都洛阳。

    不过大军没在洛阳停下,而是直接去往长安。

    因为皇帝在长安,而且骁果军将士多为关中人,肯定是都想回家过年的。

    李元徽这里,李家人也都不在洛阳了,老爹带着家里人随驾也去了长安,等年后他的婚事办完,估计就要去前往并州上任了。

    一路过崤函道,紧赶慢赶,也终于是在腊月二十七赶到了长安。

    来自原主对长安的记忆很少,都是极其模糊的,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西市的冰糖葫芦了。

    从过了潼关开始,李元徽才真正感觉得到,古代背景下关中的重要性。真不愧是形胜之地。

    而长安,更是在慕容英营建东都之前,天下第一雄城。

    大燕是在统一全国后,在汉魏长

第43章 长安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